民众的力量

日期:2021-01-18 10:16:24    发布:凯林自动化    浏览:625 次
德国民众拥护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但是他们希望能在转型的实现方式上拥有发言权,能从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切身受益,包括经济效益。本文将讲述三个例子,从这样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运动的缩影,了解他们如何互助合作,实现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从而为建设未来的环保型社会添砖加瓦。

在德国北海沿岸的沼泽地带放眼望去,满目尽是延绵的葱郁绿地。这里是易北河的入海口,沙滩、自行车道和自然保护区吸引游人来到这里休闲、放松身心。但是厄德夸特的下萨克森社区周边地区还有另外一个收入来源——风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南部的一名投资者就已经预见到这一商机,开始与当地的土地所有者洽谈开发风电场事宜。

很多人认为这会威胁到乡里的宁静。他们会不会从此要忍受巨型风力发电机的轰鸣,而获益的只是镇上的少数人?居民们拒绝了这位投资者的意向。但是,镇上的1150名居民很快成立了一家合作社,后来演变成一家公司,名为“厄德夸特集体风电场管理协会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公司的初衷是帮助该地区居民利用风能资源。时隔不久,镇上的土地利用规划中便划出了所有适合开发风能的地段。每位居民只要投入1000德国马克(约合511欧元)以上,便可入股该风电场。当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和广告等,旨在动员居民参与项目。

德国各地的民众纷纷组建合作社,投资于可再生能源事业,建设风电场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

“当时我们对这个项目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蓝图,规模、资金都是未知数,也没有形成法律文书。我们像一伙童子军一样,就这么发起了这个项目。”Jürgen Goldenstein回忆道,如今他已是镇上风电场的总经理。该公司还设立了一个规划部。1997年12月,该公司的首台风力发电机开始投产,之前他们完成了风能潜力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并办理了营运许可证。

随后若干年中,他们又购进15台风力发电机,其中就有西门子的产品。目前该镇风电场的装机总量高达2.8万千瓦。小镇风电场发展到今日并非一路坦途。比如,由于最初的风能预测过于乐观,在某几年中风电产量曾一度低于预期值。但是,现如今当地居民信心十足。自1994年以来,镇上的风电场的股东数量已增加到近400人。某种程度上讲,鉴于德国将逐步实现能源转型和淘汰核能,厄德夸特的居民们认为这项投资颇有先见之明。

独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便是建立集体所有风电场背后的理念。在电力合作社的发祥地德国,这种理念备受推崇。很多情况下,居民只需交纳几百欧元,就可以入社。目前的趋势是逐步实现电力自给自足。从2007年到2011年,德国注册在案的电力合作社数量从101家增加到586家。德国合作社与莱费森联合会(DGRV)的数据显示,在短短一年中,德国就有8万多人完全依靠合作社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2010年,私营发电机构占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的40%,农民自营的发电设施另占11%。

相比之下,由德国环境、自然保护与核能安全部出资、trend:research市场研究所和Klaus Novy研究院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德国四大电力供应商只占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的6.5%。

如今,民众俨然已成为德国能源转型事业的先锋。“电力合作社是一种很理想的模式,民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参与当地电力基础设施的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他们得以更好地接受地区性电力项目。”DGRV首席执行官Eckhard Ott博士表示。促使人们入社的原因不一而足:他们希望参与当地有意义的事业,或者希望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又或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譬如由当地居民合作经营风电场、选用本地承包商,以及确保营业税最终会用之于当地民众。

电力合作社的风险微乎其微。根据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的规定,电网必须接收“自有”电厂生产的绿色电力。为确保项目成功,电厂经营者必须妥善选址,成本概算必须切合实际,民众还要有足够的热情来支持这种项目。同时,电网运营商和本地能源公司也必须参与到这项事业中,保证合作社生产的电力最终能入网。

稳定的收入。由居民经营发电项目,意味着项目所在地将多一条创收渠道,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Bassens风电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这个距离北海只有500米之遥的下萨克森地区,相关机构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规划兴建众多独立的风电设施。然而,此举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反对的焦点在于规划的风力发电机数量过多。尽管初步预测显示该项目具有现实可行性,但是当地居民希望这些风电设施能得到有序规划,因此便需要制定一个土地利用计划。当地农民最终接受了规划的开发项目,但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风机安装完成后,要由我们自己来经营,产生的利润归我们所有,我们不能只是旁观者。”该合作社的共同创始人Johann Dirks回忆道。Dirks如今已是巴森风电场和布格风电场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之一。

初期共有16位农民接受了该项目抛来的橄榄枝,这些农民亲自走访周边地区的居民,鼓励他们支持新风电场。最终约有120户家庭入股,风电场所需的四分之一资金有了着落。当时由一家规划公司负责选择承包商,并监督施工。现在北海的强劲风力能保障股东们每年都能获得承诺的分红。这里的34台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达2.04万千瓦,每年大约发电4500万度,可满足近一万个家庭住户的用电需求。此类例子证明,若能让民众积极参与项目——包括经济层面和决策层面的参与,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接受项目。这种作用在风电项目中尤其显著。

此外,德国也有从事热能生产的居民合作社,Honigsee便是一例。Honigsee是基尔东南部的一个村庄,全村只有450个居民。2006年,村里的两位农民修建了一座沼气池,表示要用附近热电厂的废热为邻里免费供热。条件只有一个,居民需要自己部署一个本地供热网络。

起初村子里没人知道如何建设这样一个网络。“毕竟我们都不是工程师,也不是网络专家。当我们邀请本地的能源提供商参与项目合作的时候,他们委婉地拒绝了,他们认为这样的网络会太过昂贵,不具有经济可行性。”项目创始人Frank Heblich博士介绍道。他还是Honigsee村热能合作社董事会的前成员。

然而,项目的发起者却不能就这样放弃眼前的构想——回收唾手可得的废热,如此既能利用废热,又能减少矿物燃料的用量,从而节约成本。他们估算了网络建设成本、预期能源耗用量,以及该项目最终需要每位股东投入的成本,并评估项目投资是否对当地住户具有吸引力。

能否实现这样一个项目取决于入网的家庭数量。所以为争取居民对项目的支持,当地召开了居民大会。“当时最大的担心是由于可能要彻底拆除原有的供热系统,所以到了冬季有可能会发生暖气中断现象。”Heblich说。最终打动当地居民的是他们将会获得的节支效益。

他们决定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30%的项目资金,其余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和政府扶持。合作社委托一名工程师作为项目的专业顾问,并在其帮助下发起工程招标。2007年6月,合作社举行了项目奠基仪式。100天后,首个家庭成功入网。如今,这个村子基本上已经实现全村入网。这里并没有出现过有些人曾担心的重大供热中断事故,只出现过三次短暂的供热事故,当时运营商租借了移动供热设备,在几个小时的供热中断期间保障供暖。现在村里安装了沼气燃烧器,即使再出现供热中断现象,也有备无患。自建成供热网络以来,Honigsee的二氧化碳排量减少1500吨。Honigsee的例子再次告诉我们,每个居民都可以为推进可再生能源事业贡献力量——前提是人们必须携起手来,形成合作机构。在德国,自下而上的能源转型已经拉开帷幕。

全球民众参与。一直以来,丹麦和德国都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两国的民众在民有民治能源设施领域也走在了前列。自1991年起,根据德国的《电力并网法案》,德国民众可以将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电能送入电网,并获得相应收入。丹麦在20世纪70年代曾遭遇能源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该国鼓励私人发电,对私人发电实施了减税政策。这项措施是成功之举。到1996年时,丹麦已有2000多个风电合作社。及至2004年,已有15万户家庭加入风电合作社,如今丹麦的风力发电可满足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用电需求。

北美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借鉴上述模式。自2009年起,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便开始鼓励民众自行发电。民众可以在特定协议期内按固定上网电价将清洁的自产电能馈入电网。根据此类协议所建设的发电设施的总发电量超过了350万千瓦,相当于四座大型核电站的总发电量。明尼苏达州也在提倡公众参与发电事业,那里的居民合作社运营的风电设施占全州风电装机总量的27%,大大超过全美1%的平均比例。
技术: 76903054
1
销售1: 2554606573
2
销售2: 860942888
3
13336166781